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媒体 > 广播 >
云南普洱“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 见证民族走向团结
时间:2021-05-14 15:21:42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admin
摘要:
图为普洱民族团结园。 中新社记者 罗婕 摄中新网普洱5月13日电 (罗婕)小时候父亲常和我们讲述誓词碑的故事,他说,我们必须民族团结,要将‘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 ’的誓词碑精

云南普洱“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见证民族走向团结

图为普洱民族团结园。 中新社记者 罗婕 摄

中新网普洱5月13日电 (罗婕)“小时候父亲常和我们讲述誓词碑的故事,他说,我们必须民族团结,要将‘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 ’的誓词碑精神传承下去”。普洱民族团结园中,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签名代表方有富的儿子方财兵接替父亲,承担起讲解誓词碑历史的责任。

近日,记者走访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的普洱民族团结园,这座始建于1951年1月1日的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见证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的民族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图为普洱民族团结园中的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 <a target=

图为普洱民族团结园中的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 中新社记者 罗婕 摄

1950年5月,云南思普区获得全境解放。当时,普洱专区居住着哈尼、彝、拉祜、佤、回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人口的70%左右。由于长期处于封建割据和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各民族之间的社会、经济、文化差异极大,封闭而落后,民族之间存在隔阂。

同年8月,中国共产党中央从实现民族团结、消除民族隔阂、巩固边疆稳定的战略高度出发,决定从全国各地民族中选派代表,到北京参加新中国成立一周年国庆盛典。最终,35名民族的土司、头人代表与8名随行人员共43人,组成普洱区赴京观礼代表团到达北京进行观礼。

10月3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在怀仁堂接见全国41个民族的多名代表,其中就有普洱区傣族代表召存信、刀世勋、刀承宗、刀卉芳等人。

12月26日,代表团回到普洱。随后,来自全区的二十六个民族(含支系)的代表及地方党政军领导代表共300余人,于12月31日参加普洱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会上,有代表提出,要把拥护共产党、民族大团结的盛事用一种各民族都能接受的形式记录保存下来,是以刻石为记建立纪念碑,签字盟誓永远跟共产党走。

48位党政军和各民族代表,严肃地在民族团结誓词下面分别以傣文、拉祜拼音文和汉文签上自己的名字。民族团结誓词按原样刻在石碑上,竖立于宁洱红场一直留存至今(现已迁至民族团结园),成为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

图为方财兵现场介绍方有富故居。 <a target=

图为方财兵现场介绍方有富故居。 中新社记者 罗婕 摄

2006年6月10日,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称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和“新中国民族工作第一碑”;同年8月17日,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载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工作大事记》。

普洱民族团结研究所副所长吴卓嶧介绍,“以往,作为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的见证者、参与者,誓词碑签名代表之一方有富老先生会亲自讲解誓词碑的历史”,遗憾的是,2017年12月30日,方有富在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纪念馆开馆仪式举行的前一天去世,他的儿子方财兵继承了父亲的遗志,承担起这份重任。

方有富的故居在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宁洱镇谦岗村中,在这里记者见到了方财兵。谦岗村位于宁洱县城北部,是滇藏茶马古道的一个重要驿站。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其中,白沙水、蚂蝗田两个村民小组是纯哈尼族寨子,至今保持着服饰和语言传统。

“方有富就出生在蚂蝗田村民小组,当时哈尼族寨子大多是低矮的茅草房,与其他村小组形成较大的贫富差距。”宁洱县民宗局工作人员周庆明介绍。

“父亲一生都在践行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上的誓言,并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方财兵说,方有富在村中积极发展春茶产业,办烧瓦场,将电线拉入村中每家每户。现在,谦岗村已经于2019年脱贫,村民们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方财兵回忆,过去寨子里每户人家都有一个火塘,方有富就在火塘边上带大家识字讲课,讲北京观礼团的故事和誓词碑的故事。如今,方有富生平事迹陈列馆和“火塘夜校”正在建设当中,以此来展现宁洱县各族干部群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践行普洱民族团结誓言。

宁洱县民族团结研究所工作人员苏梅介绍,“今年是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70周年,届时正在改建翻新的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纪念馆将重新开馆。”同时,“方有富生平事迹陈列馆也将于2021年6月正式开馆”。宁洱县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70周年纪念大会组委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周庆明说。(完)

编辑:益语  审编:木易

标签:
政  府  |
媒  体  |
公益品牌  |
合作伙伴  |
(排名不分先后)
68*25px68*2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