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赣州1月17日电
高新技术赋能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在江西农业大学的科技力量帮扶下,持续推动“科技+农业”发展,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进一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今年木耳的品质跟去年相比有所不同,它的外观、形状、质量跟去年比的话,会不会有什么提高?”“通过去年种木耳的经验来说,今年经验更充足了,木耳会更好。”虽是隆冬时节,但在大余县池江镇杨梅村的黑木耳种植示范基地里,却是一派春意盎然,来自江西农业大学的驻村工作队员们正在仔细检查黑木耳的菌棒生长情况。
驻村工作队员仔细检查黑木耳菌棒生长情况。蒙在旺摄
基地里,一排排菌棒整齐有序地摆放在铁架上,每个菌棒的间隔距离和翻面时间都进行了严格把控,使每一面都可以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大棚的温度、湿度等菌类生长指标也进行了精准控制,为黑木耳提供了最适宜的培育生长空间。这些经过科学配制的参数,成了杨梅村集体经济增收的“法宝”。
大余县池江镇杨梅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有福介绍说:“2021年,在江西农业大学的帮扶下,我们村集体种植的黑木耳取得喜人成绩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干木耳销售价格已经达到了每斤55元,总收入达到了25万元。目前正在进行第二批黑木耳育种,预计第二批黑木耳销售总收入会超过30万元。”
农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力量。江西农业大学从最源头的种子入手,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选育适合当地环境的优良品种助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走进村里的西兰花种植示范基地,只见一排排的西兰花长势良好,正在等待客户的第二批“采购订单”。这种西兰花品种学名叫“松花”,是江西农业大学专家指导提供技术支撑培育的新品种,具有品相良好、味甜脆口的特点,深受市场青睐,销售价格相比其它品种至少要提高50%。
大棚内绿意盎然。蒙在旺摄
“我们江西农业大学驻村工作队驻村以来,充分发挥江西农大人才智力优势,因地制宜建设了黑木耳种植示范基地和西兰花种植示范基地,目前来看产品的品质和产量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下一步,我们计划在全村进行推广种植,带动广大农户致富增收。”江西农业大学驻村工作队队长尹晴如是说。
如今,科技农业让当地村民抢先尝到了甜头。2022年全年村集体收入65万元,人均增加1万余元。2023年,杨梅村将集中流转土地100亩,引进江西农大全国著名水稻种植专家团队的优质水稻品种在杨梅村进行育种。并以种植西兰花大棚种植示范基地为龙头,进一步扩大西兰花及花菜种植面积,由江西农业大学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发展西兰花的露天种植。同时,不断扩大黑木耳大棚示范基地面积,在江西农大专家指导下拟引进香菇等种植新品种,并完全实现菌种的江西农大科研团队自主研发,通过“科学技术+农业”赋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进一步促进农民致富增收。(蒙在旺)
责任编辑:邓伟
http://df.youth.cn/dfzl/202301/t20230117_14265492.htm
编辑:闫玉茹 审编:admin
政 府 | | ||
---|---|---|
媒 体 | | ||
公益品牌 | | ||
合作伙伴 | | ||
(排名不分先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