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媒体 > 杂志 >
《教育家》杂志专访|刘仲华院士:创新人才识别只是第一步,培养是关键
时间:2024-04-15 13:51:57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摘要:
编者按:新技术将给教育带来怎样的改变?在人工智能快速演进的今天,社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有着深邃的现实意义,对其前瞻性的预判和研究,将为我们认知世界发展趋势、应对未来不确定

编者按:新技术将给教育带来怎样的改变?在人工智能快速演进的今天,社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有着深邃的现实意义,对其前瞻性的预判和研究,将为我们认知世界发展趋势、应对未来不确定性挑战提供参考依据。近日,我校校长刘仲华接受光明日报主管杂志《教育家》专访,以《创新人才识别只是第一步,培养是关键——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华》为标题刊于《教育家》2024年3月刊第4期。专访中刘仲华认为,面对新技术冲击,我们既要避免“技术中心主义”,也要防止跳入“人类中心主义”陷阱。他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是核心要素,识别并培养好创新人才,需要更广维度的变革传统教育形态,以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

▲刘仲华,中共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校长。

《教育家》:立足人工智能时代前沿,在社会转型的新历史阶段,我们对未来教育发展趋势应作哪些预判,并做好哪些积极准备,迎接挑战?

刘仲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推动人类社会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面对新兴技术磅礴喷涌、社会转型的新历史阶段,人工智能也将推动未来教育发生深刻变化。

一是教育“私人订制”成效更实。孔子很早就提出“因材施教”,未来教育可以依托新技术,针对每位学生的学习风格、能力和兴趣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提供个性化学习计划和资源,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

二是推进教育资源普及普惠。新兴技术能够有效摒除空间之维和时间之限,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让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不同地区的学生提供高质量课程资源,有效促进教育均衡。

三是推动教育评价变革。新兴技术将促进一系列新的评价手段的产生,这也有利于教师更深层次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理解程度,评价体系也将从“唯成绩是瞻”转向多元融合,不仅考量学生学习成绩,还将深度评估他们的创新等综合能力,提升教育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为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针对这些变化,教育领域应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提前布局。首先要提升师生的人工智能素养,学校要将新型技术领域的知识纳入师范生课程体系,培养未来教师对智能技术的基本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探索将新兴技术引入课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新兴技术,提升他们将技术化为己用的能力。其次要注重基础设施配套与数据保护,国家要持续完善硬件设施和网络基础建设,制定严格的数据管理政策,出台相关的监管措施,保护学生和教师的个人信息。最后要改革人才培养体系,学校要通过教学情境立体化、虚实结合,探索虚拟现实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实践场景应用,构建教育教学新形态,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未来社会所需的技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

《教育家》: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教育边界越来越模糊,您认为新技术将给教育带来怎样的改变,对人才培养模式是否会有颠覆性影响?

刘仲华:随着教育与新兴技术的不断融合,教育边界的模糊性逐日凸显。过去,我们不会认为一款点读机可以取代课堂教育,教育与辅助机器有明显的区别。当下,教师面对一个响应速度更快、知识范围更广、个性化与针对性更强的新兴教育时代,如何有效培养时代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将是一个重要课题。

前面我们提到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面对新技术冲击,我们既要避免“技术中心主义”,也要防止跳入“人类中心主义”陷阱。综合来看,我认为新技术将给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以下改变:

一是培养重心转移。新科技革命将引发广泛的社会分工调整,人才培养重心不再局限于知识技能,而是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意志力、责任感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是师生关系转型。师生关系将逐渐由传统的权威服从转变为独立平等,以“师生”为主的二元主体关系将被“教师—学生—AI”新型多元主体的交互结构取而代之。每个教育教学活动参与者都可以是数字知识生产者,师生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并成为知识生产合作者。教师工作模式也将面临严峻挑战,教师角色出现分化,学情分析师、教学设计师、学习指导师、情感引导师等角色将受到社会关注。

三是学校形态重塑。技术革命正在重新定义学校。只要具备课程、测量、评估三个要素,开设了优质课程,有可以被准确测量的学习过程、学习单元,有对学习者和学习成果的统一标准评价,任何地方都可以称为学校。智能化时代,标准统一、组织固化、运行机械的传统学校结构将被打破,呈现出灵巧、开放、融合、演化、智慧、多元的形态。

《教育家》:为了应对未来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教育需要重点培养人才的哪些素养,如何培养?

刘仲华:培养未来人才,教育需重点培养这几方面的素养能力:一是数字素养和科技运用能力。科技属性在未来社会只会不断被增强,教育要培养学生具备数字素养和科技运用能力,帮助学生在熟悉数字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工具基础上,灵活运用技术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二是学习和适应能力。未来的特点就在于无法预测的变化,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快速学习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培养他们善于获取和整合信息,并引导他们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是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获得创新思维,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系统思维和协作能力等。只有掌握了创新思维、提升了实践能力,才可能善于从问题中发现办法,在危机中开拓新局。

为此,教育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变革:一是整合科技和数字化教育工具,将其纳入课程中,帮助学生获得数字素养和科技运用能力。二是引导学生进行真实世界问题的实践和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培养他们寻找解决方案的能力。三是注重项目制学习和团队合作,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四是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并培养他们学会学习的能力。

《教育家》:随着Al发展,未来教师的工作形态可能会发生深刻变化,湖南师大在教师培养方面有哪些实践和思考?

刘仲华:一直以来,湖南师范大学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视教师教育为立校之本,深耕湖南,辐射全国,积极探索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综合化改革。

一是持续推动评价机制改革,探索新型的师范生能力评价机制。我们制定了新型教师教育评价指标,探索教师教育改革的新路径和新模式。学校今年计划在师范生专业能力发展中心新建多间AI教学分析教室,引入校内教育信息化与智能化交叉研究团队,联合教育学、计算机等学科的研究力量与相关管理部门共同探索构建基于人工智能视觉识别的教师能力评价体系,过程与结果并重,充分挖掘教学过程数据,逐步用客观的过程数据替代主观的期末评教,倒逼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二是推进师范生培养方案的改革创新,将数字素养纳入师范生技能训练。我们构建了面向全体师范生的数字素养通识类课程模块,加强师范生教育课程中智能化元素,构建数字素养培育的评价标准。并加强新型教学模式推广和培训,鼓励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成为日常上课的“新常态”,让学生由知识传递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能力成长的主动探索者,特别是让师范生在大学四年间能够提前适应未来的教学形态。学校教师教育学院定期组织教师教学思享会,并建立了跨政府、企业、高校、中小学的沟通平台,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三是深化课程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优质课程资源。今天的新兴技术也许就是明天的常规做法,对于拓展师范生眼界、强化适应能力有显著效果。湖南师范大学此前已经建立了多间VR教室,师生在使用中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都在主动思考如何利用这项技术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学校今年还计划建设一间全息教室,目前已经动工,未来也将作为一堂必修课纳入师范生的培养环节中;另外基于元宇宙的教学也在学校的规划目标中。

《教育家》:当下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需要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大学如何突破“创新”难题?

刘仲华:可以说,谁抓住了创新这一“牛鼻子”,谁就能下好社会发展的“先手棋”,就能争得主动、赢得优势。面对新形势,今年开年之际,湖南省委发布了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的通知,指出要“坚持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进一步引领湖南发展动能之变、结构之变,闯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作为新理念、新文化、新潮流集聚的思想重地,高校可以从师资建设、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等维度不断破解制约创新的思想桎梏与制度藩篱,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

一是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是核心要素,要通过教育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人才培养重镇,高校要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机制。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筛选方式较为单一,测评指标略显粗放,涵盖内容不够全面。因此,要从学生学习兴趣与基础能力着手,引入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全方位、系统性考查学生行为模式与综合素质,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创新多元选拔机制。要改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识别只是第一步,培养才是关键。要建立长周期贯通的培养模式,实行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综合考虑学生禀赋特长,实行阶段式、个性化培养。同时,支持拔尖人才早进实验室、课题组、科研团队,鼓励学生自主开展科研创新工作,增强学生基础研究能力,打造一支高质量科研创新主力军。要强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资源供给,建设一批“金专”“金课”“金教材”,加大基础学科政策倾斜力度,重点支持基础学科建设;提升课堂中前沿创新知识所占比例,针对性改善课程体系,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积极对接社会前沿,更新教材内容,提升教材建设质量,整体性增强人才培养质效。

二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高校要加大教师引育力度,搭建引才平台,建立海内外人才工作站,根据学校自身实力与学科发展状况,引进一批成果丰硕的高端人才和具有强大创新潜能、能独立推进某个学术方向的青年人才;分类、分层、分步骤建立不同人才培育体系,实施人才托举计划,不断破解人才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难题。要发挥教师团队效度,引导高校教师在教学及科研等方面从“单打独斗”转向“集体作战”,以重点、特色学科建设为支撑,以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为目标,优化整合教师队伍资源,推进交叉研究团队建设,发挥团队效应和当量效应。要注重评价维度,用好教师评价“指挥棒”,坚决克服“五唯”顽瘴痼疾。同时,打通教学与科研之间的评价壁垒,完善教学名师与科研人才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努力做到人尽其才。

三是提升科技创新能级。高校作为开展科学研究的主力军,要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研。同时,加快高校内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以大科学装置集聚科研动能,推动各科研单位内部资源整合与大型科研设备共享,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要增强人文社科创新能力,人文社科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高校要为建设好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平台提供资源倾斜,并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引导教师围绕社会重点、热点问题,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咨政服务,不断提升人文社科的社会服务力度。要深化科研创新机制改革,加强顶层设计,探索实施“创新型学院”“科研特区”等组织模式,鼓励以轻量化的组织建制开展科研攻关。健全以创新质量和创新贡献为核心的科研分类评价机制,将社会服务贡献与科技成果转化纳入评价范畴,让科研创新真正助力国家战略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

http://news.cyol.com/gb/articles/2024-04/14/content_gGQvMAclqV.html

编辑:闫玉茹  审编:AD

标签:
政  府  |
媒  体  |
公益品牌  |
合作伙伴  |
(排名不分先后)
68*25px68*2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