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幕式现场。 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志愿者代表在闭幕式现场。
演员在闭幕式上表演。
运动员与吉祥物“蜀宝”合影。
8月17日晚,成都世运会闭幕式在成都世博园国际友谊馆圆满落幕,50名志愿者代表昂首走上舞台,眼含热泪向台下鞠躬致意。闭幕式现场,一部短片重现了“小青椒”服务世运的温暖瞬间:在比赛场馆服务时露出的笑容,在世运村里同外国运动员介绍中国文化时的热情交流,在收到参赛嘉宾感谢时的感动……
如今,“小青椒”作为成都青年志愿者统一的昵称及形象标识,这一抹青绿活跃在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成都2024汤尤杯等多项国际赛会中。成都世运会期间,他们以热情、专业与温暖,为这场国际体育盛会注入澎湃的青春力量,俨然成为成都递给世界的一张“青春”名片。
付出收获致谢
志愿服务有力度更有温度
“作为成都青年,能参与到这样大型的国际赛事中,高兴的同时也倍感自豪。”作为闭幕式中志愿者代表方阵的一员,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志愿者洪雪菲和同伴们缓步走向舞台中央,目光看向前排时,之前帮助过的一位运动员正朝她用力挥手。
赛场之外,关于“小青椒”的动人故事不断上演,让志愿服务保障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非常感谢亲爱的志愿者们,感谢你们的热情欢迎和周到的款待!”在成都世运会龙泉驿赛区青龙湖射箭场馆中心,这些原用于收集建议的页面上,满是来自全球运动员、技术官员乃至外交人员的真挚谢意。
翻开意见簿,这样的留言不胜枚举:来自土耳其和伊朗的射箭队员纷纷写下“Thanks”,还有“Friendliness”“Good”等词语高频出现。不同的笔迹交织,却藏着同样的真诚——他们致谢的对象,是赛事期间默默付出的志愿者,更是保障场馆高效运转的全体工作人员。
来自四川师范大学的志愿者饶耘尔告诉记者,“志愿者的青春,就该这样在奉献与欢笑中绽放光芒。”
与城市共成长
在志愿服务中淬炼的青春力量
自2024年10月启动志愿者招募以来,成都世运会凝聚起一支兼具专业素养与奉献精神的队伍:8600余名赛会志愿者与近万名城市志愿者,从竞赛场馆、世运村、主媒体中心到532个城市志愿服务小站,用微笑与汗水搭建起服务桥梁。
在14类60门课程的通识培训、专业授课与实战演练的淬炼之下,这些年轻人从“青涩学子”蜕变为“专业使者”,与城市共成长。在主媒体中心,他们为200家媒体机构、近2000名记者提供全流程保障;世运村内,他们为1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化解生活难题;在各个竞赛场馆,他们以实战淬炼的能力,织就赛会平安运行的守护网。
当赛事落幕,这些青春身影已带着淬炼过的协作之力、开拓之智、奉献之心,继续在城市各个角落发光发热。正如留言板上一位巴西运动员写下的:“你们让成都成为我心中永远温暖的城市。”这份温暖,正是万名“小青椒”用青春底色绘就的最美城市名片。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陈秋妤
图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王琦】
http://zw.china.com.cn/2025-08/18/content_118029747.shtml
编辑:闫玉茹 审编:益审核
政 府 | | ||
---|---|---|
媒 体 | | ||
公益品牌 | | ||
合作伙伴 | | ||
(排名不分先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