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媒体 > 杂志 >
人工灌渠变身湿地公园 好生态引来鸟类“环评师”
时间:2022-04-25 10:23:36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闫玉茹
摘要:
图为鸟儿在涉水漫步,寻找水里的鱼儿。 张春良 摄中新网秦皇岛4月23日电 (肖光明 李洋)鸟类就是最好的‘环评师’,现在很多鸟类来了,说明这里的生态环境变好了。河北卢龙一渠百库国家湿地公园巡护

人工灌渠变身湿地公园好生态引来鸟类“环评师”

图为鸟儿在涉水漫步,寻找水里的鱼儿。 张春良 摄

中新网秦皇岛4月23日电 (肖光明 李洋)“鸟类就是最好的‘环评师’,现在很多鸟类来了,说明这里的生态环境变好了。”河北卢龙一渠百库国家湿地公园巡护员李军介绍着湿地公园建成以来的新变化。

李军身后的青龙河水面上,白鹭、苍鹭、赤麻鸭、斑嘴鸭等鸟类有的在水面停留,有的展翅跃起,飞向天空。

图为鸟类在滩涂间觅食 张春良 摄

只见,一渠百库国家湿地公园内清流蜿蜒,群鸟欢腾,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呈现眼前。明媚的阳光照射在深绿色的青龙河上,反射出点点金光,河道两旁的树木上,笼罩着一片嫩绿色。

据李军介绍,为了改善卢龙县农业灌溉条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卢龙县以青龙河为水源建成了以引青主干渠纵贯南北、分干渠和支渠辐射东西的农业灌溉网络。但由于当时建设标准低、技术落后,加之缺乏有效管理,很多渠道、塘坝变得干枯、废弃。

图为两只斑嘴鸭在水中嬉戏。 张春良 摄

为了维护和改善湿地生态系统,保障青龙河及县域内水生态安全,从1999年开始,卢龙县开始对青龙河和引青渠系、沿途大小百余座水库塘坝进行逐步升级改造。

2016年,一渠百库国家湿地公园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复,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以人工渠道为依托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此后,卢龙县加大对湿地公园的建设、保护力度,让这一覆盖卢龙全境的水生态保障网络重新焕发生机。

据河北卢龙一渠百库国家湿地公园服务中心主任李宾介绍,目前整个湿地公园已形成以青龙河和引青渠为主线,120座水库和近200座塘坝为节点,覆盖卢龙全境的生态网络系统。公园面积922.88公顷,其中湿地面积616.1公顷,湿地率66.76%。

“一渠百库国家湿地公园承接了上游河北青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和河北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的清洁水体,建成后有力保障了青龙河小流域和滦河下游水生态安全。”李宾说。

编辑:闫玉茹  审编:admin

标签:
政  府  |
媒  体  |
公益品牌  |
合作伙伴  |
(排名不分先后)
68*25px68*25px